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你還在滑手機?———舒婭
毀滅人類的方法非常簡單,那就是告訴他們還有明天。
因為告訴他們還有明天,他們就不會在今天努力了。
這本書已經借了很久,但一直拖著沒看。
我就是因為有拖延症才借來看,所以一直拖著沒看也是挺合情合理的。(並沒有)
我整個人就是為了拖延而生,從早上鬧鐘一響時,我就在拖延,
按下延後鬧鐘,然後響起,再按下,一直拖延起床的時間。
作者是位心理醫生,裡面提到許多拖延的心情,真的是命中紅心,邊看邊點頭,沒錯,這就是我。
我也知道拖延不好,但卻感到很輕鬆,因為不用去面對痛苦,換句話說,就是自我麻痺。
但其實我心裡知道,一直逃避下去,問題是不會解決的,總是要去面對,更可怕的是,
它還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我們內心的那一點僥倖,不過是希望問題爆發的那一刻,能夠來得晚一點,再晚一點,僅此而已。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
這本書是針對七種不同的心理問題來對症下藥,每個問題的後面,都有作者提供的解決方法。
每個人拖延的理由不盡相同,也不可能突然間就整個戒掉拖延的壞習慣。
喬納森・海德說過:「我們的心裡,有一半正如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
另一半則像是坐在大象背上的騎象人。」
騎象人是我們內心理性的那一面,想要走向更好更長遠的道路上,
但大象就像是感性的那一面,只考慮喜歡和不喜歡,舒不舒服而已。
兩者互相拉扯,就像是每天早上起床時的內心掙扎。
騎象人的勝利是意外,大象的勝利是常態。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找瞭解並遵從大象的習性,
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吸引大象做出有益於長遠目標的行為。
閱讀完這本書後可以根據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復盤和總結,設計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1.防患於未然:做好計畫安排,處理好情緒壓力,預防拖延行為的發生。
2.覺察和干預:當拖延冷不防地冒出來時,即時覺察和內省拖延的動機,並主動切斷拖延思維,建立對拖延過程的掌控。
3.終結停滯狀態:到底是理性地執行計畫,還是舒適地享樂?在情與理拉扯的處境下,在為做與不做而糾結時,學會把理性的苛責轉換成感性的觸動,
從而終結拖延和停滯的狀態,借助微小的調整帶動改變的發生,邁出行動的步伐。
——……面對問題,當我們選擇接受的時候,是痛苦的;
解決的時候,更是不可避免地經歷恐懼、焦慮、擔心等痛苦。
所幸的是一旦跨過這段痛苦,便會迎來喜悅和滿足,獲得戰勝痛苦的經驗,心靈亦隨之成長。
而當我們選擇逃避的時候,會像鴕鳥一樣暫時迴避了痛苦。但不幸的是問題一直在那兒,
不會自行消失,甚至會因措施了絕佳的解決時機而越發難以解決。
另外,又平添了對自己的責備、悔恨、內疚、不滿等負面情緒,痛苦越發翻倍。
不負責任推薦度:3.5
書名 ‖ 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你還在滑手機
作者 ‖ 舒婭
出版 ‖ 時報出版
類型 ‖ 心理勵志
#波波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