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提姆波頓」你會想到甚麼?
我會想到最近Netflix剛上線的《地獄新娘》,
他的個人風格別具特色,令人過目不忘,即使不知道這個作品是他的,
只要看到特殊的驚悚詭譎,甚至是特殊的縫線的痕跡,
自然而然地都會聯想到是提姆波頓的作品。
提姆・波頓就是這樣的一位導演。
這次台北的中正紀念堂特別展出提姆波頓的作品。
展示了超過500件提姆波頓的原創作品,繪畫、攝影底片、雕塑及多媒體影像等,
除了導演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相關內容外,更蒐羅了超過150件從未公開發表的手稿及多媒體創作。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大大的《氣球男孩》的複製品展示在外側,大大的眼睛、顯眼的縫線痕跡、搖搖欲墜的身形,非常吸睛。
而《氣球男孩》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委託他創作的定點裝置藝術,作為「提姆波頓巡迴展」首次展覽期間的入口大型裝飾。
旁邊的作品是《星戰毀滅者》。
售票亭旁邊就可以租借語音導覽,
語音導覽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提姆・波頓作品後的成長軌跡及含意。
入口處的設計也是別具巧思,螺旋狀的通道,搭配著黑白相間的色彩,
彷彿要把靈魂吸入到漩渦中,就跟著四隻小怪獸一起進入提姆波頓的異想世界中。
這次的展覽總共分為十大展區:
1.旅途中的隨想漫談AROUND THE WORLD
經常性的旅遊,是導演生涯中重要的日常;
觀眾可以在這個區域看見提姆・波頓在旅程中隨筆畫下的人物速寫或快速寫下的文字創作,
這些想法經常被創作在酒店提供的記事本、餐廳的餐巾紙及各式各樣的速寫媒材上。
這區還可以看見導演的工作室,桌上還擺著日本怪獸。
2.回到過去 INFLUENCES
本區展示提姆波頓的多才多藝以及前輩對他的影響,
並展示了一些展覽最初期時的作品。
波頓的童年與職涯早期的素描會令人聯想到卡通漫畫家與插畫家,
例如愛德華・戈里、查爾斯・亞當斯、唐・馬丁與蘇博士;
加州藝術學院求學時期的課堂筆記和素描則是讓他培養洞察力的正式訓練。
此區展出的當代作品中揭露了日本怪獸電影、表現主義電影、環球影業恐怖片、
喬治・梅里愛與雷・哈利豪森等定格動畫大師,以及懸疑片大師文森・普萊斯為他帶來巨大與深遠的影響。
3.他、她還是牠? FIGURATIVE WORKS:MEN, WOMEN, OR CREATURES?
提姆・波頓在表達客觀現實世界時不限於原有的面貌,
而是透過感知與人體特徵的扭曲呈現個人感受。
《最後的同類》
《領悟力》
他以名人、家人與陌生人的滑稽畫主觀表達出其天馬行空想像的內在對話。
他發明出人類、動物與神話生物融合的角色,代表他無與倫比的風格。
這些素描、繪畫與雕塑是他最私人的作品。
《藍色女孩與紅酒》,搶眼的縫線及鮮豔的色彩對比,和令人無法忽視的特徵,既奇異又美麗。
《綠色男人》又是搶眼的縫線,和天馬行空想像的內在對話,代表他無與倫比的風格。
《包圍》。入口處的四隻小怪獸,結果發現其實有五隻。強烈的色彩,可愛又怪奇的角色,充滿提姆波頓的風格。
4.充滿善意的怪物 THE MISUNDERSTOOD OUTCASTS
「不被理解的邊緣人」是提姆・波頓藝術與電影中最顯著的主題,並體現在一些經典角色身上,
例如《地獄新娘》、《剪刀手愛德華》、《聖誕夜驚魂》的傑克,以及《科學怪犬》的史巴基,
這些善良的「可愛怪物」通常與現狀構成極大的對比。
此類原型角色的早期代表是波頓之1982年定格動畫短片中的文森,這一部短片是他的最早期職業作品之一。
此種主題也出現在他的1997年插畫詩集《牡蠣男孩憂鬱之死:提姆‧波頓悲慘故事集》與實體創作中。
展區內有許多雕塑的作品,再搭配文字上的敘述,
更理解到這些充滿善意的怪物們內心與外表之間的反差,以及複雜的情緒變化。
《汙漬小子傳奇》
所有的超級英雄裡就屬他最怪異,
他不開時髦跑車,
也沒有半點超自然力。
若和超人蝙蝠俠相比,我想他算安分守己,
不過我覺得他真神奇,汙漬小子就是他英名。
《眼中釘男孩》
雙眼釘了鐵釘的男孩,在擺設他那棵鋁樹。
樹的模樣看來真滑稽,
那全是他霧裡看花的緣故。
《機器人男孩》
史密斯太太和史密斯先生美滿幸福,他們是很平凡很快樂的妻子和丈夫。
一天他們得知讓史密斯先生歡天喜地的好消息。
史密斯太太要當媽了,
所以他就要做爸了!
然而他們的喜悅結晶卻出了點兒岔,
它怎麼看怎麼不像個人,它是個機器娃兒!
《吉米,那個醜不拉嘰的企鵝男孩》
「我叫吉米,
不過我朋友都只管叫我:
『那個醜不拉嘰的企鵝男孩。』」
《臉上都是眼睛的女孩》
能遇見一個女孩
滿臉都是眼睛,這實在叫人開心。
不過要是她落淚傷心,你就會變成一隻落湯雞。
5.節日奇想 HOLIDAYS
在一成不變的郊區加州伯班克市長大的小提姆・波頓,經常覺得周遭的環境無聊得使他的創意窒息,
不過,在節日期間,當房子與庭院都裝飾著節慶飾品時,伯班克就開始活躍了。
這些能短暫逃離單調與乏味的時光,為這一位藝術家的年輕歲月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無論以真誠的讚賞或諷刺搞怪的形式呈現,往後節日都成為他個人與職業作品的主要題材。
6.怪誕嘉年華 THE CARNIVALESQUE
本區探索提姆・波頓如何處理喜劇和恐怖兩者看似不和諧的關係。
扭曲的舌頭、從眼眶跳出的眼球、面具、諧角、
惡毒小丑等意象—通常伴隨著面不改色的雙關語笑話—皆暗示了此類二元性主題,
並會令人想起「嘉年華會」的意義。
「大齋節」是一段代表肅穆之懺悔與節制期的宗教儀式,而在大齋節之前象徵冬季結束的嘉年華會,
通常是大吃大喝的享樂機會。嘉年華會就是從這個起源逐漸演變為荒唐誇張的娛樂盛事。
我特愛展場當中的旋轉木馬,怪誕的螢光壁貼、詭譎的氣氛音樂,再搭配閃著奇異光芒的電漿球,
明明是充滿童趣的旋轉木馬,搖身一變,成為提姆波頓風格的怪誕嘉年華。
7.電影之路 FLI CHARACTERS
本展區呈現提姆・波頓的完整電影作品,從首部長片《人生冒險記》(1985)到近期的電影《怪奇孤兒院》(2016)。
這些概念素描、繪畫、劇本筆記與分鏡腳本,皆是構成波頓電影之知名角色與世界的基礎。
這些作品詳細展現出波頓的賣座電影中,哪些獨特元素是源自他的獨家發想。
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飢渴且貪婪地看著他所有的創作。但因為有版權的限制,所以無法拍攝照片。
8.拍立得 POLAROIDS
此區展示導演的大型拍立得的攝影技術,產生強烈且大膽的視覺衝擊。
9.電影工作事件簿 CAST AND CREW BOOKS
可以在此區一窺這些著名電影幕後的精彩故事,還搭配旁邊的放映室,可以坐著觀看片子。
10.不曾公開的作品 UNREALIZED PROJECTS
則是展示導演不曾公開或是停滯的工作,儘管如此,卻可以看見導演的創意發想。我熱愛此展區中的《海盜計畫的筆記》。
菲利普在尋找兄弟的旅途中加入了海盜。
他開始喜歡這些喜愛作樂的海盜們,並在他們與拯救兄弟之間感到左右為難。
布萊克船長向菲利普解釋,他不需要擔心他的兄弟(並在兩者之間做出抉擇)。
因為兩者是同一個東西。海盜們是他兄弟的延伸。
海盜們都說自己是他的兄弟丹尼,因此菲利普決定留下來,直到他作了一個兄弟遭到活埋的惡夢。
他逃出海盜船,前往丹尼遭到活埋的島嶼,海盜開始追捕丹尼。高潮出現在菲利普在島上挖出他的兄弟時。
後面就可以看到海盜們的超大型作品。搭配上海水藍的燈光,彷彿自己也是海盜的一份子。
雖然展場有十區,但對我而言,還有第十一區,沒錯!就是最重要的一區,就是《紀念品專區》!!!
不管參觀什麼展,我最愛的地方永遠都是最後面的紀念品專區,
這是提姆波頓在台灣的首展,賣的東西都相當地多樣性,最基本的模型、文具、小東西等等都有,而且還有紋身貼紙和扭蛋?
不就還好我身上沒零錢,不然都被我扭光了。(咦)
我很喜歡提姆波頓這種使用大量的鮮豔色彩,
和肢解與縫線產生強烈的對比,
彷彿是把傷口直接赤裸裸地攤在陽光下。
在陽光下,只要能縫補起來就可以痊癒。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提姆・波頓有興趣的話,
不妨來《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來看看導演這50年來的創作軌跡。
順便搭配一下萬聖節的鬼怪奇異氛圍吧。
✺展覽名稱✺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 The world of Tim Burton
✺展覽日期✺ 𝟐𝟎𝟐𝟐.𝟏𝟎.𝟐𝟎-𝟐𝟎𝟐𝟑.𝟑.𝟓
✺開放時間✺ 𝟏𝟎 𝐀.𝐌-𝟏𝟖 𝐏.𝐌 (週一不休館)
✺展覽地點✺ 中正紀念堂𝟏展廳
✺休館日期✺ 𝟐𝟎𝟐𝟐.𝟏𝟏.𝟏𝟔-𝟏𝟕、𝟐𝟎𝟐𝟑.𝟏.𝟐𝟏-𝟐𝟐、𝟐/𝟐𝟖
✺服務專線✺ 02-23910302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2022TheWorldofTimBurtonTW/
⚠️ 注意 ⚠️ 展示作品有些不開放拍照,請注意告示牌的指示
⚠️ 注意 ⚠️ 展覽結束時有印章可以蓋,有蒐集印章的人請千萬不要忘了帶小本本(就是我QQ)
#提姆波頓台北展 #timburtontaipei @timburton_taipei #台北 #中正紀念堂 #展覽 #提姆波頓 #萬聖節 #timburton #剪刀手愛德華 #瘋狂理髮師 #科學怪犬 #陰間大法師 #蝙蝠俠 #提姆波頓聖誕夜驚魂 #大智若魚 #地獄新娘 #巧克力冒險工廠 #魔鏡夢遊 #怪奇孤兒院